中秋搏餅-國家文化資產

中秋搏餅

中秋博餅是閩南地區特有的並文化外延的一種民俗活動。是在中秋節時用於娛樂的一種遊戲,用六粒骰子投擲結果組合來決定參與者的獎品。傳統的獎品為大小不同的月餅,專有名為會餅,相傳這種遊戲可以預測人未來一年內的運氣。 在閩南晉江、石獅有些鄉鎮也流傳著的中秋節奪狀元餅的習俗,其玩法與規則基本相同。在安海,中秋賭餅也已成為一種商業活動和大眾遊戲。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《福建風物誌》記載:在廈門、漳州、泉州、金門一帶,中秋節有「奪狀元餅」的習俗。 在台灣中部和東部地區的一些城鄉,至今還流行中秋博狀元餅的習俗。在廈門對岸的金門縣,金城鎮吳厝社區發展協會每年慶祝中秋社區聯歡晚會,都有博狀元餅大賽。 目前流行於廈門的博餅起源說為:300多年前鄭成功據廈抗清,其士兵多來自福建、廣東等地,中秋前後愈發思親懷鄉。鄭的部將洪旭為了寬釋士兵愁緒,激勵鼓舞士氣,利於驅逐荷蘭東印度公司殖民者,克取台灣,於是與當年駐紮在今廈門洪本部33-44號的後部衙堂屬員,經過一番推敲,巧妙研究設計出中秋會餅,讓全體將士在涼爽的中秋夜晚歡快一博。每會月餅按照各級科舉制度的頭銜,設有「狀元」1個,「對堂(榜眼)」2個,「三紅(探花)」4個,「四進(進士)」8個,「二舉(舉人)」16個,「一秀(秀才)」32個。全會有大小63塊餅,含有七九六十三之數,是個吉利數字。因為九九八十一是天子之數,八九七十二是親王數,而鄭成功封過延平郡王,所以用郡王六十三之數。

  • 公告類別日期文號備註說明指定/登錄2011-12-15府文資字第 1000092059號
  • 公告公文100年12月15日-金門縣6項民俗登錄公告.pdf
  • 評定基準1.傳統性:具有古昔生活傳承,風俗形成與發展者 2.地方性:民俗其形成與發展具地方特色,或與其他地區有顯著差異者 3.歷史性:由歷史事件形成,具有紀念性意義者 4.文化性:具有特殊生活文化價值者 5.典範性:民俗活動具有示範作用,可顯示其特色者
  • 登錄理由1.金門每年八月十五日起,各聚落興起家家戶戶搏餅活動,期以求得好兆頭,是島上特殊的民間節慶,為聚落特色重要民俗活動。 2.活動具有寓教於樂,祈求好福運的良善風俗,淵遠流長的地方特色,影響民眾生活。 3.活動富地方性,具有保存、推廣傳統民俗文化之功能。 4.具傳統性、地方性、歷史性、文化性、典範性等登錄基準。
  • 法令依據1.文化資產保存法第59條、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6條。 2.「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」第2條規定審查登錄為本縣民俗。
  • 所屬主管機關金門縣政府
  • 主管機關資訊名  稱: 金門縣文化局
    聯絡單位: 文化資產科
    聯絡電話: 082-325643#805
    聯絡地址: 金門縣金城鎮環島北路一段66號
  • 辦理週期每年

資料來源 : https://nchdb.boch.gov.tw/assets/overview/folklore/20180726000005

Add a Comment